“中国女孩属于自己”有什么问题?
1
《条例》引发的性别论战,
触发了哪根敏感神经?
3月2日,一场由《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引发的性别论战在互联网上掀起。
一位博主发出“女孩属于自己”的言论后,受到了大规模的污辱和伤害。
那些说要“誓死保护中国女孩”的男性,那些说“中国女孩属于自己”的女性,以及那些说“中国女孩只属于中国男孩”的女性,就这样开始了彼此间的质疑和攻击。论战背后,到底是什么触动了谁的哪根敏感神经?
一切要从《条例》推出开始说起。该《条例》提出了外国人在华获取永久居留权的申请条件及管理办法。此后,舆论围绕“劳动力需求”、“超国民待遇”、留给权豪的潜在灰色地带等,展开了激烈的讨论,其中不乏反对“条例”的声音。
鉴于以往关于“亚非拉同胞来华后行为不端”,甚至骚扰和伤害当地女性的新闻并不少见,许多女性对未来的公共安全问题表示忧心。
热血沸腾下,部分男性在短视频等社交平台上激昂地表示:
“中国女孩只能由我们中国男孩保护”
“要是法案过了 我天天别把刀能护一个是一个”
也有女性表示“中国女孩子只属于中国男孩子”,“誓死不嫁异族人”。
在敏感时机下,民族主义从“公领域”进一步渗入到婚姻与性的“私领域”。它和单纯的“男性借助肌肉、力量等的生理优势,保护女性免于侵害”的区别在哪里?
一些女性发出了质疑:当公交车上的“咸猪手”性骚扰女孩子的时候,你说的是“怪她穿得太暴露”;当高校中的“狼”借助职务之便侵犯女生的时候,你说的是“这都交易好了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”;当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无助地对电梯外伸出手时,你说的是“这没什么办法,忍一忍,有时脾气不好太正常了”……面对这一切伤害的时候,你都没有保护中国女孩。当听到外国人要进入中国“抢夺中国女孩”的言论时,你却着急地说出“誓死保护中国女孩”?
由此看来,当社会整体氛围并没有表达对女性应有的关怀和尊重时,热火朝天的口头“宣誓”确实缺乏说服力。这种不需要实际行为表现的集体“口嗨”,指向的是试图慌忙“把控中国女性的所有权和生殖权”的精神胜利。女性的阴道(性行为)和子宫(生殖)成为了划分民族界限、彰显民族尊严的工具。
2
女性身体、精神虚荣与民族荣誉
在山东大学“学伴”事件的舆论中,就有媒体援引社会学研究,提出,在父权制社会中,女性的贞洁和生育能力被摆在了中心位置。
人类学家Peter van der Veer在其书《宗教民族主义: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》中表示:“在民族主义的话语中,控制妇女的身体总是与民族的荣誉维系在一起。”
较之军事、政治、经济等客观的方方面面,女人的肚子在这场论战中好像成为了“最后一道防线”。女性的所属权,被作为民族存亡与否的遮羞布。
封建社会结束,我们走向现代文明,但不同国籍、不同种族的婚配议题仍然触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。在一些人眼中,中国男人娶“洋妞”成了扬眉吐气,而中国女性在自由恋爱后和外国人结婚却被讥嘲为“奴性”,网络上开始荡妇羞辱的集体狂欢。
真正的大国气魄、强族胸怀,不在于阻止女性在自主选择后,披上嫁衣走向任何一种肤色的人。作家方方说,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尺度只有一条,就是对弱势人群的态度。一个尊重每一个人的文明社会,才是每个中国男孩、中国女孩奋斗的目标。
仅仅盯着女孩下腹的精神虚荣,在历史上已经有实证。
在一些保守族群中仍然保留着“荣誉谋杀”的文化。荣誉谋杀指的是为了挽回家族荣誉而谋杀家庭成员的现象,它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,尤其是中东地区和南亚地区。
2010年3月,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纳瓦内泰姆·皮莱发表声明指出,全球每年约有5000名妇女因为“荣誉谋杀”而惨遭不幸。死者几乎全部为女性,而施暴者就是与她们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男性成员。
家族荣誉被强行和少女的贞节挂钩,被杀害的原因往往是被怀疑通奸、打扮时髦举止轻浮、拒绝被指定的婚姻、想要离婚等“失贞”、“不检点”。
在那样的世界,父兄的确会腰佩把刀,守卫他们姐妹的子宫,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。
回到“中国男孩保护中国女孩”的话题,我们想说——
中国男孩,如果你想保护中国女孩,请冷静理性地分析《条例》,研究其必要性、解决力和损益比,对具体的政策细节提出中肯的建议。而不是将民族主义情绪,宣泄在口头上对女性的保有。
中国女孩,当你听到他人以“保护”为由对你进行物化和占有,也请你冷静下来,去思考你需要的保护,是什么样的保护。
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们希望每一个她或他都能够自由地去爱、去寻求被爱,而不是被用作联姻的工具或者沦为锁链下的禁脔。
参考文献
[1] 别的女孩:作为一名山东大学的女学生,学伴事件让我对社会过早地失望了
[2] Religious Nationalism: Hindus and Muslims in India. By Peter van der Veer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1994.
撰稿丨Phimos 陈鹏
编辑丨罗方丹 刘文利
排版丨余涵萱 Tenlossiby
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
往期文章
(点击图片或蓝字查看)
生理
关系
安全
性发展
性教育
读本课程
性别
LGBTQIA+